【共护食安】东湖评论:看见“真” 吃下“安”,这就是舌尖上的湖北底气|焦点要闻

2025-09-28 11:08:01

来源:荆楚网 (湖北日报网)


(相关资料图)

走进高标准农田,绿色防控生动诠释着“好食材是种出来”的真正内涵;探访亚洲最大的ARA单体工厂,每条生产线都展现着精密仪器与严格管理的完美协同;步入福银高速安陆服务区,“三清五净”“明厨亮灶”的环境让人安心……2025年湖北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,省食品药品安全办联合荆楚网组织“荆楚民生观察团”活动,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实地走访,沉浸式体验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,让责任的落实看得见、摸得着。

千头万绪,归根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。食品安全,是老百姓最朴素的关切。从一粒种子在田间破土,到成为餐桌上的饭菜,这条看似寻常的食物链,承载着千万人对“吃得放心”的期盼。本次观察团活动,正是以全链条视角剖开食品安全治理的“横截面”,让监管从“幕后”走向“台前”。这不仅是一次透明监管的实践,更折射出湖北“以民为本”的食安治理理念。

食品安全不仅是技术课题,更是社会治理水平的体现。“荆楚民生观察团”的沉浸式探访,正体现了治理理念的重要转变:食品安全不再是监管部门“单打独斗”,而是需要生产者、消费者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。当各界代表走进农田、车间、仓库与厨房,他们不仅是监督者,更是信息传递与信任构建的桥梁——这种开放式治理,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公众语言,将监管行动转化为可视叙事,最终凝聚成社会共治的强大合力。

在华中“菜篮子”枢纽首衡城,智慧溯源系统与全程冷链管控构筑起双重保障,令观察团成员连连称赞。食品安全领域的公众焦虑,往往源于信息不对称与掌控感缺失。因此,宣传不应止步于成果汇报,而应转向过程展示与参与体验——通过开放工厂、开展检测互动等方式,将抽象的安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感知。当消费者能追溯一篮蔬菜的流通过程,“监管”二字便不再遥远。

观察什么、宣传什么,本质是回应社会的关切。此次民生观察,揭示了湖北食品安全的深层逻辑:从推行“一品一码”追溯系统,到监管模式向智慧化升级,借助可视化监控、线上巡查提升效能,再到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高效实施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……湖北全力构建的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,不仅是一套体系,更是一种新型食安生态——每个环节可追溯、每个主体有责任、每个消费者能监督。

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。不妨将视野放宽:武汉铁路局对113个客运车站的271个食品经营网点完成许可审查,筑牢运输环节食安防线;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建立罐式车辆台账,摸清食用油运输“家底”;武汉海关推进“1+1+4”改革,严守进出口食品安全关口……在湖北,食品安全不是某一方的“独角戏”,而是全链条、多部门协同的“大合唱”。

看见“真”、吃下“安”,这就是舌尖上的湖北底气。全链条监管代表着食安治理日趋精细,而“荆楚民生观察团”的意义更为深远:当监管部门主动开门迎监督,当企业敢于亮出家底,当公众积极参与建言,多方之间便形成了信任的良性循环——公众的信任成为监管持续改进的动力,也是企业坚守底线的压力。而这信任,正是湖北食品安全的坚实底气。
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
作者:谢伟锋(江西鹰潭)

责编:阮颖、王艳梅【责任编辑:伍佳佳】

标签: 消费导报网 24小时资讯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每日速讯:生意社:9月28日中冀正元硝酸铵价格暂稳